历史上,中国人在想方设法了解世界的时候,世界各地特别是遥远的西方也在想方设法了解中国。因此才产生了“汉学”这一门学问。中国人可能不那么在意“汉学”,甚至许多中国人还不知道有这一门学问。其实作为中国人了解一下“汉学”,看看人家外国人是怎么研究中国和中国人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很早以前,各国对中国的认识是支离破碎的,缺乏完整全面的认识,往往以对中国某一具体事物的了解为基础,形成对中国的称谓,有点像汉语语法中的“以局部代整体”,或“以特定代一般(全体)”,比如以陶瓷代指中国,以丝绸代指中国。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称谓现在已大多弃之不用了,比如,“桃花石国”,现代中国人有多少知道自己的国家还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诗意的名字史上最坑爹的游戏秘籍?有些还在沿用,比如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就还在沿用“唐人”的称呼。在诸多称谓中,也有一些是对中国的贬称。“东亚病夫”这一蔑称也曾一度是专指中国人的。这些称谓中所包含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本文系根据有关资料综合而成。1.Taugast(桃花石国):一般音译作“桃花石国”,最早见于拜占庭历史家西摩卡塔的著作。据传“桃花石”为“大汉”的音转,乃匈奴和北方草原民族对汉帝国的称呼。西传到中亚、西亚过程中被各族政权所采用,指代中国的中原王朝,后为拜占庭史学家所采纳。2.China(中国):中国的英文名是China,陶瓷在英文中也是china。来源说法很多,有传为秦“Qin”的音转,亦有认为为景德镇旧称“昌南”的音译,不过最为可靠的当数源自梵文的“Cina”。3.Cina(支那国):梵文对中国的称呼,汉文古书中多音译为“支那”或者“脂那”。原意指“智慧”,印度古代著名的《摩奴法典》(Manusmrti)曾将Cina与希腊并列,同称为文明富强之国度。梵文中许多与丝有关的字如Cinapatta(成捆的丝)以及Cinamsuka(丝衣服)等,皆以Cina这个字做成组成的部分。4.Seres(丝国):也称塞里斯(或赛里斯),古希腊和罗马对中国及其居民的称呼,意思是“丝的”或者“丝来的地方”。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造轻柔美丽丝绸的国家。汉代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国大量输出丝绸。有本西方史书记载,古罗马共和国末期的独裁者凯撒穿着中国丝绸袍子去看戏,引起了剧场的轰动,被认为是空前豪华的衣裳。5.Kitay(契丹):俄语对中国的称呼,因宋朝年间,辽国强盛,斯拉夫人只知东方有契丹而不知有汉,故以“契丹”指代中国,后延续至今。6.Manzi(蛮子):指中国南方。词源来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南宋的称呼(小说《说岳全传》中的金兀术称南宋人为“南蛮子”,不为无据)。常见于元朝时期的西方人记载,比如《马可波罗游记》,自元代后便不再常用。7.Chink(清国人,中国佬):源于清朝的“Ching”,在英文的俚语中也是中国人的意思,但带有贬义的味道。因为,中国在清末时受尽欺辱,而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也成了清国奴。8.Chinoiserie(中国风):法语中的一个词,指18世纪中期非常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就是很多设计师和工匠大量采用中国题材,如中国服饰、龙、宝塔,结合艺术家想象创造出新形象。后来演化的意思较多,有古怪的,吹毛求疵的,繁琐;中国风格,中国工艺品;也有中国的,中国人的意思。9.Chinees(西内逊):“西内逊”是荷兰语中专指华人的词,也含着对中国的贬义,这是由于那时中国的老弱、保守、落后。现在“西内逊”这个词的意义已仅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到中国餐馆里去吃饭”,二指“中国人”。10.掌柜:韩国有种说法,19世纪初华侨到朝鲜之后,当地人曾用“掌柜”一词来代表中国,意思是中国人精于做生意,精于算计,也称中国人是“守财奴”,认为中国人挣钱不花。这个词在韩语中有些贬义,现已几乎不用。11.NuocTau(船国):越南民间有种说法,将中国说成是“船国”,将在越南居住的华人称为“三船”,大概意思是指中国人是坐船来越南的,而且中国的船舶制造业让越南人羡慕。12.Blue-Ant(蓝蚂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广大解放区流行“列宁装”、解放装。文革时期的服装,以军装和蓝、黑、灰、黄的单色调为主流,这种抹杀个性的政治化服装时尚被推向了极至。一时间,中国人的着装被外国人讥称为千篇一律的“蓝蚂蚁”、“灰蚂蚁”。
1.《史上最坑爹的游戏秘籍,历史上人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史上最坑爹的游戏秘籍,历史上人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news/9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