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人陈寿写的《三国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部正史,成书年代比《后汉书》还早了一百多年。在体例上,《三国志》具有特殊性,它相当于集纪传、断代与国别为一体。全书共有65卷,分《魏》《蜀》《吴》三部分,其中魏国部分以王沈的《魏书》为底本,吴国部分则参考了韦昭的《吴书》,蜀国当时没有官史,而陈寿作为蜀人,在亡国入晋时也已经三十一岁了,所以他对蜀国最为熟悉,《蜀书》部分的内容多是他原创。
相比于《史记》和《汉书》来说,《三国志》存在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它只有本纪和列传,缺少了志和表,这导致一些重要的史实出现了空缺,其中地理知识当属其一。《三国志》里缺了一篇《地理志》,而《后汉书》的《郡国志》中也没有加以详细延伸,使得后人难以把握三国的疆域及人口。直到唐朝时,在官方重修的《晋书》里才进行了简略的补充,但因隔代久远的缘故,对比前朝的其他史料,出现不少分歧。这使得后人不能直观地了解魏、蜀、吴三国各自的实力,有些人认为三国势均力敌,也有人觉得魏国三分天下有其二,对比其他两国,实力悬殊。
那么三国各自的疆域究竟如何呢?它们之间的人口相差到底大不大?各自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途径?经过百年的分裂之后,晋朝重新统一中国时,是否成功恢复了汉朝昔日的雄风?
《三国志》里没有“地理志”
东汉末年的全国疆域及人口总数
根据《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东汉全国共分为十三个州,分别是司隶、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和交州。汉桓帝永寿二年时,全国总人口为五千〇六万六千八百五十六人,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
之后冀州发生黄巾起义,京师为董卓所乱,凉州并州也在其势力范围内,而关东诸侯纷纷割据以对抗朝廷。袁绍驱逐了冀州牧韩馥,自领州事,又以其子袁谭为青州刺史;随后公孙瓒袭取刘虞,夺取幽州;曹操击破黄巾而入据兖州;袁术走寿春,占据了扬州;陶谦临终前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兼领徐州事;在孙策渡江之前,江东掌握在刘繇手中;相比之下,益州的刘璋、荆州的刘表、交州的士燮统治得相对较为稳定。
董卓灭亡时的诸侯分布
建安元年,曹操迎接天子都许后,正式开启了统一中原的大业。他于建安三年斩吕布而取徐州、豫州,四年击袁术而得扬州的淮南地区,此时袁绍也兼并了冀、青、幽、并四州。因此,双方在官渡展开了决战。曹操获胜之后又花了几年时间削平袁绍数子,将四州囊入怀中,又震慑得辽东归附,北方领土基本平定。其中破袁绍是曹操夺取领土最多的时期,但这个时期也是天下混乱程度最厉害的时候。《张绣传》就写道:“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由此可知,即使曹操统一了中原,汉朝的人口已经远远不如黄巾起义之前了。
建安十三年,曹操又率军南下攻打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不战而降。因此,在赤壁之战前曹操一共拥有了司隶、豫、冀、兖、徐、青、扬北部、荆、并和幽等十州之地。
东汉十三州分布图
魏蜀吴三国的疆域变化
在遭遇赤壁惨败之后,曹操被迫北去,刘备趁机攻下荆州四郡,又向周瑜借走了南郡的南岸,改名叫公安,次年孙权表刘备为荆州牧;刘备则表孙权为徐州牧。在占据荆州之后,刘备又西进攻取了益州,领土持续扩大;而曹操则平定关中的马超、韩遂,还斩杀陇西的宋建、俘虏汉中的张鲁,夺取了凉州和益州北部。此时的孙权却北进受挫,在濡须口遇阻于曹操,在合肥又败于张辽,无法夺取豫州及扬州北部,只有南边的士燮举交州归附,才勉强有所建树。
建安二十年,刘备夺取益州后,孙权便派诸葛瑾前去讨要荆州诸郡,刘备却回答说:“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孙权大怒,便派吕蒙攻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正要命关羽反击,不料曹操攻克了汉中,威胁到益州,所以只得选择与孙权议和。双方把荆州分成两部分,东边的江夏、长沙、桂阳属孙权,西边的南郡、零陵、武陵属刘备。二十四年时,刘备又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蜀汉的领土达到历史最大。
在称帝之前,刘备的领土已经达到历史最大
之后东吴袭取荆州,尽有其地;曹丕则篡汉称帝,袭其故土。黄龙三年时西域诸国款塞内附,魏国的版图也空前扩大。因此,在三国建立之时,魏国版图居第一,吴国第二,蜀国最小。南朝人沈约在《宋书·州郡志》中就说:
“三国鼎跱,吴得汉之扬、荆、交三州,蜀得益州,魏氏犹得九焉。”
这是指其大概而已,魏虽然得州多,但不能于说疆域占了全国的70%,因为扬、荆和益是汉地十三州里面积最大的三个。而且三国还各自分有了部分的州境,例如吴国获得徐州东境,蜀国占有凉州南境,蜀吴最初分有荆州东西境。严格说来,魏国占据全境的州只有司隶、豫州、冀州、兖州和青州六个,幽州的东北部长期被公孙渊割据,直到司马懿东征时才得以平定。故而《晋书》里有更为详细的记载,说:
“魏武定霸,三方鼎立,生宁版荡,关洛荒芜,所置者十二,所省者七,而文帝置七,明及少帝增二,得汉郡者五十四焉。蜀先主于汉建安之间初置郡九,后主增二,得汉郡者十有一焉。吴主大皇帝初置郡五,少帝、景帝各四,归命侯亦置十有二郡,得汉郡者十有八焉。”
三国统一前夜的版图
魏蜀吴三国的人口对比
《晋书》说晋武帝“太康元年,平吴,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相比于汉桓帝时的五千〇六万六千八百五十六人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减少了近三千四百多万人。
《晋书》又记载说在三国早期,蜀汉章武元年(221年)的时候,蜀国有户二十万,男女九十万;吴国孙权赤乌五年(242年)时,有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二百四十万口,是蜀国的二倍有余。王隐《蜀记》则说蜀国灭亡时,尚书郎李虎送上士民薄,上面写着其国“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可见,在刘备父子统治的40多年里,蜀国人口没有太大变化;而《晋阳秋》也记载说,晋武帝平吴后,王濬收其图籍,发现吴国只有五十二万户,男女二百三十万口,相比于38年前还略微下降了。可以推测,人口迅速减少的时间主要发生在汉末的混战时期,而在进入三国之后,增长率低下,陷入了停滞阶段。
至于魏国,它虽然占据了中原地区,但人口相比于汉朝来说也是大幅度锐减了。因为自黄巾以来,几乎北方的所有州都卷入过战乱,损伤最重。魏明帝景初中叶时,蒋济曾上疏说:“今虽有十二州,至于民数,不过汉时一郡。”另一名大臣陈群也说:“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我们查阅《汉书》可知汉朝人口数的顶峰出现在汉平帝元始二年,当时户口数最多的是汝南郡,共有三十万余户,由此可推算文景之治时即使户口最多的大郡也不应高于此。但如果认为魏国总户口数仅为三十余万以下,那就显得不太合理,因为同期的吴国已经有五十二万户,魏自视吴蜀为偏僻小国,人户数不应在其下,蒋济与陈群应是往低处说了。
在《三国志》的《杜恕传》里又记载杜恕在太和中叶时的奏疏,说:“今大魏奄有十州之地,而承丧乱之弊,计其户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前为一郡,现为一州;前方之以文景,现方之以东汉。而根据《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在景元四年(263年),魏国灭蜀后,统计为“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这是曹魏人口数巅峰的时候。而如果把蜀国的二十万户、九十万口去掉,那么魏国大致有七十四万户,四百四十余口,相当于东汉一个扬州的户口数,所以杜恕的说法比较近似——整个魏国的人口在大部分时期只相当于东汉的一个较大的州而已。
为什么三国能够保持近半个世纪的鼎立?
通过史料分析,我们发现三国之间的差距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魏国占据了东汉十三州里的十个州,疆域最大,于景元四年灭蜀后,领土面积与人口总数达到顶峰的五百多万人,但只相当于东汉的扬州人口总数。蜀国则占据东汉的益州全境,并往南征服了群蛮,往北又割有凉州部分,疆域最小,从建国到灭亡,人口一直保持在九十万左右,还不如东汉的一个蜀郡多。最后,吴国占有扬州、荆州和交州,领土居于中间,人口数大约为二百四十万,远远低过了东汉原扬州、荆州和交州人口的总和。
因此,无论是哪个国家,在经过战乱之后,人口数量都出现了大幅度锐减。谁都需要重新恢复生产,以确保有充足的劳动力来补充军队。谁都没有能力再发动像官渡、赤壁这种决定性的大决战了。三方进入和平竞赛为主流的阶段,然后吴蜀两个在半个世纪里却没有出现明显的发展,几乎陷入了停滞。独魏国在三少帝时期进入了较快的发展阶段。彼时邓艾著《济河论》,提议开凿河渠、引水浇灌、大积军粮,司马昭欣然采纳。又屡次上疏说:“国之所急,惟农与战,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凡所到之处必开辟荒野,军民并丰,为灭蜀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晋朝建立后,羊祜、杜预也相继在江北屯田兴学,为平吴做了充足的准备。
鼎足之势是因三国各成强弩之末而造成的,天下归一又是因为吴蜀陷入停滞而曹魏持续发展所促进的。自从汉末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入了一个低谷,经过百年的分裂之后,全国人口几乎减少了70%。西晋虽然混一天下,恢复汉朝的疆土,但实力已经远不及从前了。在这种衰弱的情况下,胡人才大举内迁,最终造成了五胡乱华的悲剧。
1.《【三国世纪】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三国能保持近半个世纪的鼎足局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国世纪】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三国能保持近半个世纪的鼎足局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37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