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延残喘的王朝——
汉灵帝中平年间的帝国就象一个癌症晚期病人,尽管做了一场大手术切除了病变部位,但依然虚不受补。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更何况以刘宏拙劣的“医术”只会雪上加霜

社会机能早已腐化,普通百姓除了造反外别无生路。即使一时被镇压,转眼又死灰复燃。官军们疲于奔命,却还得忍受宦官们的盘剥。宦官看似权势熏天却实际虚弱无比。世家大族时时刻刻准备射出复仇的利箭,将他们干掉祭旗。而世家大族却发现自己正在陷入忠义两难的道德困境……

但是几千年后,单纯依靠《后汉书》和《资治通鉴》上简单的描述,后人们只能总结出“朝政混乱,民不聊生”的干瘪结论,缺乏一些真实感。

幸好还有诗歌,汉代保存下来的诗歌叫《乐府诗》,以真诚、直白的笔触保存下了那个时代的无数哀伤。

其中有一首小诗,名字已经失落,人们只知道它是恒帝灵帝时民间的童谣,它是这样唱的: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古人相信天下大乱时,神灵会下凡化为童子,用童谣的形式预言未来,如果君主能够及时醒悟还能够改变未来

诗很简单,但意义却很深远。

要了解它,就得了解我国在古代实行“科举制”前的一种政治制度,也就是“察举制”。几千年后,有很多人赞美科举制,认为它实现了阶层的流动,防止了门阀对政治的垄断。这其实着实有些过誉。事实上,我国古代的皇帝对打破这种垄断早就在想办法。而在科举制之前就是“察举制”。皇帝下诏,给地方上以指标,让基层人员定期选拔优秀人才成为官员。这就是“察举”。这首小诗里讲到的就是当时的五大指标,即:秀才、孝廉、寒素、清白、高第。

前面四个都是不需要要身份背景的,只要满足条件就可以被察举并委任官职。

比如“秀才”就是指精通儒家典籍的人才,后世实施科举制后才成为乡试通过者的称号。西汉名臣董仲舒、公孙弘都是从这条路子上来的。

孝廉,则是指孝顺清廉之人。汉朝以儒家思想治国,所以“孝”字也被推到至高的地位,当时的人们相信孝子必为忠臣,也自然能够处理国家事务,其实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很有道理的。古代人一般都是大家族,父亲具有绝对权威,能够处理得面面俱到的儿子绝对有很强的办事能力。

孝廉文化是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虽然一度受到了批判,但在现在人们已经重新认识了其价值

寒素与清白这两个指标经常被联系在一起,它们的确也有很强的相互关系,也就是政府提供最底层优秀人才的手段。无论什么时代,一个人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依然努力好学向善,那肯定是差不了的。

这样的政策如果严格执行的话,肯定可以获得大量优秀人才,为国家巩固出力。但是当吏治腐败的时候,主观意识占很大比重的“察举”肯定就会有问题了。出现童谣中的“不知书”、“父别居”这样的情况。因为失去了必要的监督,所以这些制度反而成为某些人从中渔利,滥竽充数的通道。别说察举制,科举制也是一样。明清出了不少科场舞弊大案。说到底,就是管理失控的恶果。

当然,汉代的失控要糟糕得多,因为皇帝都带头乱搞。作为一国之君的汉灵帝刘宏就其身不正,自己的后宫乱成了一锅粥。

——刘宏的后宫风云——

无论哪个朝代,皇帝的后宫都可以说是最黑暗的战场。刘宏的第一任皇后姓“宋”,是位世家小姐,可是在被封后七年后就被打入冷宫,绝望而死。据记载是因为宋家卷入了大宦官王甫的阴谋——王甫想陷害渤海王,而渤海王妃正是宋皇后的姑母。所以王甫必须把宋皇后一起干掉。

当然,事情应该不会这么简单,更可能就是刘宏担心外戚专权的悲剧重演。宋家的家世是从西汉开国时传下来的,妥妥的高门大户。所以他接下来立门第不高却第一个生下皇子的何氏为皇后。世人都说何家的本职是杀猪的。相比宋家可以说是卑微到了极点。这样,即使是何氏被立为皇后以后,鸡犬升天。她已死的父亲何真受封“舞阳侯”,哥哥何进受封大将军,二哥何苗受封车骑将军。这几位也极容易控制。因为他们在上层没有什么根基,无法威胁皇权。

何氏外戚,但有人认为何进应该是个美男子,是被抹黑了,但换个角度,他这观点不也是以貌取人吗?

因此何皇后也时刻提心吊胆,生怕被人所取代。为了独宠后宫,她甚至做出了向刘宏其他妃子下毒的勾当。受害者就是刘宏另一个妻子,生下皇子刘协的美人王荣。

王荣已经十分小心,但最后还是被毒死了。这让刘宏怒火中烧,几乎就要把何皇后给废了,但宦官们坚决劝阻,在权衡利弊后他只好作罢。

因为其实这只是皇宫里阴谋的冰山一角,就算是皇帝自己也时刻面临死亡,即使是废了何皇后也改变不了什么。他能够做到的只是保护现在仅存的两个儿子,一个是何皇后所生的皇子刘辩,另一个就是王美人生下的刘协。

因为实在不安全,何皇后把刘辩交给了她信得过的一名叫“史子眇”的道人家中,所以刘辩又被称为“史侯”。而刘协则被董太后带在身边抚养。

董家的家世不详,可能也是名门望族,代表人物当然就是董太后和她的哥哥董宠与侄子董重。但是在建宁三年,也就是汉灵帝即位的第三个年头,董宠已经被处死,罪名是“矫旨”,也就是假传董太后的谕旨。

何皇后与汉少帝

似乎理由充足,但这背后很可能大有玄机。需知身为兄妹,是否“矫旨”也就是一句话的事,董太后有什么理由要把亲哥哥置于死地?我们只能推测在这背后隐藏着什么。从时间上来看,建宁三年也正是党锢之祸最激烈的时候。当时国家权力还被掌握在宦官手中,刘宏正处在即将亲政的阶段。那么是否有可能董宠卷入了党人与宦官间的争斗,又或者他成了外甥向宦官所缴纳的投名状?

可以肯定的是,董家在朝堂同样势单力孤,以至于董太后特别依赖任骠骑将军的侄子董重,也因此她维持了与何家的均势。但很明显这种平衡是脆弱的。因为何太后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如果一旦去世,那么后宫局势就会完全倒向何家。

——皇帝最后的治国方略——

刘宏很明显已经感觉到了不安。因为他已经三十一岁,这个年纪在现代普通人来看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甚至可以说是人生刚刚开始。可是在东汉历代皇帝中已经够老,当时历代一共十四个皇帝能够活到这个岁数的只有五个。因此,从各方面来看,皇帝必须为自己的安全考虑了。

于是在中平五年,刘宏在他新修的园林——西园里,组建了一只精锐新军。所以要如此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朝庭已经对各地此起彼伏的动乱深感应付乏力。这不是因为统治者没有足够的武力,而是其财政已经捉襟见肘,于是滋生出各种社会问题。

比如在成功镇压黄巾起义后,一个有功的年轻人被任命为安喜县尉。这个职位其实就相当于县武装部长,对于曾在战场上多次出生入死的他其实是种屈就。但是年轻人压抑住了不满,他想这多少是个国家编制,于是就在这里好好干下去,争取提升。

可是现实再给了他一巴掌。上头来了个“督邮”,也就是巡查员,来考核他是否合格。这本来是应有的制度,但年轻人却发现对方比起政绩,更关心能够从自己这儿捞出多少油水,也就是说,只要钱够,最差也能变最好。反之,哪怕你政绩第一也没用。这让这个贫寒的青年愤怒了,他将这个督邮捆在树上,暴打了一顿,带着两个弟兄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安喜。他的名字叫刘备。

怒鞭督邮不是小心,其实代表有能力年轻人对国家的最终绝望

现代有很多人都质疑刘备的血统,认为他的“汉室宗亲”身份可能是假的。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当时的状况。其实当时这个“宗亲”身份并不太值钱,到处都有,最多只能算你根正苗红。因为大汉四百年天下,生下多少龙子龙孙?刘备祖上中山郡王就传说足足生了一百个。到刘备这代,宗亲的身份真的也就只能让他比平民高上一钱,不能吃也不能穿,顶多领点福利。刘备就是因为这原因拜在汉末三名将之一的卢植门下学习了一段时间。虽然不长,但也相当于拿个大学文凭,这也是他的重要资本。由于出身,他不敢把自己真正看成老百姓。换句话说,这是个边缘人。在这情况下,刘备的日子过得是很苦的,换成其他身份的人早就造反了。但刘备不敢,因为他的姓氏,他造反就是辱没祖宗,也就是“不孝”,也就突破了汉代的社会伦理底限。要这样的话,可能关羽、张飞都不会跟着他了。于是他只有捱。

以前我们了解“怒鞭督邮”这件事时总爱把这件事归结于督邮的贪腐和刘备或者是张飞的暴脾气上,却忽略了更关键的东西。其实这件事不过是诸多镇压黄巾起义功臣下场的沧海一粟,其他类似的事不知道有多少。刘备没有走上直接反对朝庭的路,但其他人就不一定了。而当把他们消灭了,就会产生新的功臣,而原有的位置上早就有了人,那么由谁来让它们空出来?当然会有新的督邮出来,但如此饮鸩止渴、挖肉补疮真的好?

迫不得已,一位重臣上交了一个方案,那就是太常刘焉提出的建议,在几个叛乱最严重的州实行“州牧制”,也就是把征兵权力下放,地方建立独立的军政体系。前面说过,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郡县制中央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力,但是有大量的管理成本。而分封制管理灵活、节约,但会造成地方权力过大,最后挑战中央。郡县制的前车之鉴就是秦朝,分封制的前车之鉴就是周朝。

汉灵帝很明白其中的问题,但这也是不得已,因为现实问题摆在那里必须解决。事实上已经 有地方自行征兵了。于是他很谨慎地只委任了三个州牧,分别是益州牧刘焉、豫州牧黄琬和幽州牧刘虞。这三个人中有两个是汉室宗亲,足见谨慎。

即使这样,汉灵帝还是感觉不安全,因为一些强横武将的难以控制已经现出苗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群西凉将领。

中平二年,车骑将军张温又与作乱的西凉人开了战,但战况不是很好,张温决定开个会,找部下来检讨一下,可有一个家伙很晚才来,也不听批评,顶撞张温。这时,有个“参军”也就是副官附在张温耳边上说:“这人不怕得罪,气焰嚣张,口气又大,应该把他军法从事。”但是张温却顾忌这名将领的威望,舍不得动手,结果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其实张温有一次改变历史的机会,但被其白白浪费,后来他被董卓所害。

这个无礼的将军就是董卓,当时对他动了杀心的参军就是孙坚。

如果张温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他肯定会后悔。不过在那时他的确是不忍。不是不敢,是不忍。古籍用词是很讲究的。因为他知道朝庭是对不起这些西凉军的。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这么多年,却不知受了宦官们多少气,遭受了多少盘剥,有如放在火炉边的雷管,实在是太危险了。其实孙坚的主意也可以说是种“釜底抽薪”的好办法,但问题在于他的出身太边缘了,没有那个影响力。富春孙氏家族的先祖据说是春秋时的兵圣孙武。但也只能追溯到孙武。所以真实性不大。孙坚父亲孙钟的生平不详,在南朝的《异苑》中说他是一个瓜农,应该未必无因。孙坚英雄生涯的开端在他十七岁时对海盗的一次攻击,当时他父亲却不敢动手。这说明了孙坚的地位全是靠自己一拳一掌打出来的。这是个很激励年轻人的屌丝逆袭故事,但是对于张温这样的体制内老人来说,也不过是个毛头小子。他当然不会想到这个年轻人后来的成就。相比之下,董卓的出身虽然不详,但董家从前朝开始,在国家政治中多少有一席之地。权衡之下,张温当然不会听从孙坚。

——卧虎藏龙的西园新军——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促成了“西园新军”的建立。皇帝需要一支完全由自己控制的精锐军队作为杀手锏,以镇住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这只军队的总指挥叫“无上将军”,也就是皇帝自己,以下有八名校尉,职位相当于现在的营长。

八校尉之首叫蹇硕,是一位深得汉灵帝信任的宦官,任职上军校尉,他是西园军的实际最高领导。

有上军就有中军与下军,这是古代军制的传统。中军校尉是位名人,他就是袁绍,当时最有名望的世家之一袁家的公子。

年轻的袁绍也有匡扶天下之志,但世事变迁让他走向了反面。

下军校尉叫鲍鸿,对于他的来历史书并没有太多记载,只说他来自关西,没有明显政治倾向。几年后他就以贪污罪被杀,所以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几近为零。

典军校尉这个职务相当于近卫团,任职者也是位名人,他就是曹操,宦官曹腾的干孙子,前太尉曹嵩之子。曹操现在身上已经有了无数光环:刚正不阿的北部尉、剿平黄巾贼的骑都尉、断除淫祠的前济南相……只是这位先生有些自视甚高的模样,与同僚一有冲突就辞职,但这也为他赢得了不少清正的名声。

可以看到,年轻的曹操拥有刘备、孙坚都远远不如的高起点,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与刘备与孙坚一样,曹操也是个边缘人,同时拥有宦官与世家的背景。后世人说曹操时。经常说他连宦官也敢得罪,比如在担任北部尉时就打了蹇硕的叔叔。但这不过是主观印象,因为曹操本人也算是宦官家族的子弟,没爷爷的支持他也到不了这个位置。说起来曹腾还算是蹇硕的前辈,而宦官内部之前说过,远不是铁板一块。汉灵帝把曹操放在这个位置上很大程度应该是为了加强宦官与世家双方的联系。

相比之下,袁绍的身份就要比曹操纯粹得多。这在社会稳定,按资排辈时当然是好事,到现在选拨国家重要机关人员时,出身也是必须看重,因为这样可以确保忠诚。但在乱世,就不一样了,曹操这样的边缘出身有利于他整合更多的资源。

八校尉剩下的是助军左校尉赵融,他是凉州士人出身。助军应该指的是预备队。

助军右校尉冯芳,他是已故大宦官曹节的女婿。

左校尉夏牟与右校尉淳于琼都是士人集团出身,所谓“左右校尉”应该是主要负责屯守的。

可以看出,西园新军的成员以士人为主,但是其中有三个有宦官背景,一个则是武人集团的,却没有一个与外戚有直接联系。可见汉灵帝在组建这支军队时真的煞费苦心。但这支军队真的就能保护住他?

其实暗流早就在涌动了。出身世家的袁绍其实是一个坚定的反宦官者。他从少年时就与党人有很深的交往,在其心中,早就以完成当年窦武未究事业为目标,那就是杀尽宦官!

这样,位居八校尉之首的蹇硕也就是袁绍最看不惯的人,于是这支组合也只是靠皇帝的权威维持着,一旦有什么变故,那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山雨欲来。

乱世即将启幕


三国之谜系列

东汉,先天不足的王朝,在建立之初就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如果这场十拿九稳的政变没有失败,就不会有董卓进京了

汉朝人的神灵世界——儒家宇宙的崩塌与道教宇宙的诞生

大智若愚?谈谈历史上真实的汉灵帝刘宏

敲响东汉王朝丧钟的黄巾起义,其实是一场宗教战争

1.《三国世纪专题之三国之谜:暴风雨前夜的宁静,三个边缘人在大汉朝廷的沉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国世纪专题之三国之谜:暴风雨前夜的宁静,三个边缘人在大汉朝廷的沉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27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