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胡登杰。欢迎来到戴森球计划。我要开始一个机甲。资源全靠打击,玩一年,肝一分也不花。

最近,戴森球计划从steam开始进入EA阶段,经过几次更新迭代,游戏可以说已经是早期原型了。我从春节开始玩,最近终于摸到门道了。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这个游戏到底好不好玩,值不值得花上100个小时来构建这种科幻巨物,所以我就在这里简单做下介绍

游戏简介

我玩这个游戏接近70个小时,过程是非常连贯的,一旦接受了设定之后就会越来越入迷。戴森球计划一开始便是代表玩家的伊卡洛斯降落到了一片完全没有开发过的星球上,从此开始,我们就要从零实现戴森球的构建

那么什么是戴森球,很多人对这个东西并不了解,简单来说,就是给太阳一个巨大的外壳,把它的辐射能接近100%的利用起来,是一种对太阳中核聚变能量的充分收集。再看看我们人类现在,连地球上的资源都还用不完全,太阳能的利用更是处于萌芽,所以游戏中的各种科技很多都是幻想产物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收集资源当然是必要的,而我们作为最高级的机甲,当然不是来当挖矿打工人的,而是要作为工程师设计一种可以自动收集资源,自动生产的流水线

流水线从最初级的工业原料铜铁矿开始,一直到生产各种后期产物,例如戴森球组件,乃至于发射戴森球组件火箭,都是可以完全自动化的

这种庞大的工业体系自然没有现成的结构,所以大到园区规划,小到传送带速度和路径,都需要玩家手动设计建造。游戏的乐趣就在其中,当自己的流水线开始工作,并全自动地建设戴森球时,成就感自然不必多说

而资源的分布是很不平均的,为了更优质充沛的资源,行星之间和星系之间的旅行是必须的。所以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为了戴森球组建需要资源,为了资源需要科技和能量支撑,整个系统就是如此不断扩大,最后不知不觉间就花掉了好几十个小时

星系中的行星虽然为了游戏性被搞成了微缩的,但是种类还是非常丰富的,从遍布熔岩到完全的气态行星应有尽有。一般在游戏开始的星系,出生的行星没有钛和硅,而旁边的行星就会有,还会有一个庞大的气态行星提供接近无限的能量资源

同时为了让这种流水线作业更轻松,系统专门设计了一个产量监视器,玩家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生产是否出现了问题,并估算下一步生产中需要的建筑数量

虽然游戏的名字叫做戴森球计划,但是我们并不能从一开始就解锁全部科技,而是要通过和主脑通信来获得科技。我觉得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槽点,因为如果一开始就有全部建筑我肯定会不适应,这样不断解锁新建筑然后一个一个学习用法的流程对新手挺友好

虽然游戏的名字叫戴森球计划,但是游戏的终极目的并不是建立戴森球,而是要用戴森球产生的反物质粒子来制造宇宙矩阵,然后实现游戏通关。科技全部实现后的Aftergame当然就是不断在星区中旅行,建立各种戴森球。而科技研究当然也能使用自动化,科技中心一定要提前规划,因为原料有6种,是所有物质中总类需求最高的

游戏的另一个难点是电网设计,所有生产当然都需要电力支撑,越到后期电力需求就越大,不管是发电还是配电,压力都不小

为了实现自己的电力自由,我的方法是利用离太阳最近的星球太阳能发电,这个星球拥有极昼极夜,所以太阳能板可以长时间工作,发电量稳定,在戴森球建立后也能高效率收集射线,降低能源需求

通过星际运输蓄电器就能在本地获取持续的电力输出,在这个小系统实现之后,我心里那叫一个舒畅,而整个游戏就是在一个又一个小系统不断形成的过程中进行的,眼看着自己的行星不断发展,而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手笔,个中乐趣,本种田玩家甘之如饴,渐入佳境

要离开本星系,当然要利用曲速引擎,让自己的速度达到500000m/s,旅行过程也是非常的炫酷,身边的空间如同洪流般涌过,留下灿烂的粒子轨迹明灭变换

来到新的星系,可以通过查看这个星系的矿藏分布,一定不能仅把矿藏丰富度作为判断依据,因为能源是生产的基础,如果仅有矿藏而没有能源的话,生产也难以展开

比如我这个存档里很缺硅片,所以到外星开发了好几个硅的生产中心,顺便还挖到了本游戏中极其有用的传奇矿物,单极磁石

星际运输当然也不是手动的,我们作为工程师,只需要造出星际运输舰,在物流中心安排好供应和需求的物质就能实现自动运输,等一切都安排好以后,我们完全可以开始挂机,然后等待戴森球建造完成!

戴森球建造过程的视觉效果也是绝佳,首先是戴森球设计,需要玩家自己动手。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我设计的并不好,非常耗材料,大家一定不要设计太多框架。然后是戴森云和框架建设,这就会用到轨道炮和火箭发射井,轨道炮能把太阳帆弹射到轨道上,而火箭则能搭建戴森球的框架

图上就是正在构建的节点和已经形成亮环的戴森云

戴森球分为两个部分,框架结构和壳体细胞,在框架搭建完成之后,太阳帆就能自动吸附,形成戴森球的壳体细胞,从而对抗引力。图上可以看到,黄白色的就是戴森云,而含有大量六边形的壳体就是生长的戴森壳

最后,这些壳体会不断增多,最后成为我们所设计的戴森球,不管是从星球上面看,还是从太空中看,这样的的巨型结构都是让人非常震撼的。而这一切,都起源于那个几十小时前还一无所有,在小星球上挖矿的你,对于我来说,这真是莫大的乐趣

帧数测试

本次测试仍然是我常用的电脑,R9 5900X+RX6800XT。我在游玩的过程中就发现,虽然游戏中的各种小部件独立操作的运算很多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给CPU很大的压力,游戏帧数也很高,网传戴森球神优化,我也来试试如何

如图,使用的内存是3600C16的bdie,显卡驱动也已经更新到最新测试的目的主要是看看戴森球计划的性能需求,大家可以用这个测试来为自己购买硬件和调整特效做参考

测试方法基本是按照纬度线走一圈,尽量囊括最多的部件,画质全部拉满,毕竟游戏本身画面就不是特别写实那一类的,开高点应该也没很大要求

前线基地指的是发射戴森球组件和太阳帆的基地,布满熔岩,这个星球不大,建筑也不多,但是地貌复杂,阴影繁多。首先是占用情况,2K下的6800XT并没有吃满,而4K下则被完全占满,而5900X占用在2K下明显更高,不过平均一下还是没有到20%。帧数曲线在下图,2K下虽然显卡没有吃满,但是帧数却一直保持在180以下,没有达到更高,而在4K下,显卡已经被占用满,帧数随画面中的部件多寡而变化,基本在90左右

母星是玩家开始游戏的那个一个星球,植被丰富,而且发展程度一般都比较高,所以性能需求应该是最高的。从占用来看,2K的画满显卡的占用高于前线的熔岩星球,但是仍然没有吃满,帧数则在150左右浮动,CPU占用一直维持在20%以下,并没有因为庞大的部件数量而被占满。4K下6800XT也是被吃满了,不过可能因为帧数更低所以CPU占用并不高,帧数则是在80左右浮动

戴森球在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戴森云运动,测试内容是绕行一圈。我一开始以为这会是性能需求最大的一个测试,没想到性能需求反而是最小的,2K下显卡占用仅为80%左右,CPU占用也没有几次突破20%,同时帧数还达到了测试中最高的200帧。4K下帧数也屡屡冲上150,说明真正影响帧数的就是星球上的人造建筑了

总结

戴森球我在玩之前是真的没想到这么好玩,可能是正对上了我的爱好,我在文明6这种游戏里面就是种田流派的,天天建造奇观误国。戴森球这种一切都需要自己动手的游戏不仅没有让我感到麻烦,反而让我感到非常畅快,可能这就是设计和创造的乐趣吧。不过身边也有朋友表示对不上电波,玩了十几个小时就没玩了。总的来看,我非常推荐喜欢经营和建造的玩家来尝试一下这个游戏,因为建造过程都是即时的,比文明6这种回合还要有粘性,非常杀时间。我时常徘徊在“不能再玩了,再玩没时间工作了”“工作?什么工作!”两种状态之间,最后玩了一整天

再说一下戴森球这个性能需求问题,我个人感觉开低特效和弦也不是不能玩,2K下用一张5700XT或者2070之类的显卡就能完全应付了,4K下用3080或者6800XT开最高特效也没问题。但是如果追求240Hz以上的帧数又很难,如测试所见,2K下显卡没吃满,但是帧数却像是撞到了隐性的墙壁。戴森球计划的优化可以说很好,因为CPU在这样一个小单位极多的游戏中并没有被占用许多,游戏过程也没有卡顿现象,要玩的话3600到5900X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也不能说是超神级别,因为过剩的性能并没有转化成实际的帧数,拥有超过165Hz刷新率的显示器就会显得意义不大。各位想玩的朋友完全可以尝试一下,只要不追求极限的帧数,这游戏的优化绝对让人舒心

最后送上一张图,最后一个科技的开始,也就标志着主线任务的基本完成,谢谢大家围观

1.《从零开始的科技之旅!戴森球计划游戏评价+帧数测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从零开始的科技之旅!戴森球计划游戏评价+帧数测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230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