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吃货物券,没有给汉堡皇后,应该受到鄙视。
9元一只,排队1个小时,每人10只,汉堡皇后和财大油炸、金味夜一样,南京队长级网红排队吃零食。
出摊时间让人摸不着头脑,天太冷or太热不开,下雨不开,心情不好不开……从1990年出摊到现在28年,从不缺排队的景象。
然而,网红的不只汉堡,还有皇后。
“老板娘比火辣辣的汉堡还要热情”
“老板娘也是这个店不可缺少的风景线‘太能槽了’”
“老板娘是标准的南京恩正老板娘,我喜欢!”
……
有人说老板娘是段子手里最会做鸡蛋汉堡的,也有人说她脾气火爆“摆的一米”,看了评论的我内心忐忑,拽着同样忐忑的摄影师,抖抖索索开启了本次探店之旅。
如果你去买汉堡问要等多长时间,老板娘回答“你猜?”,那么恭喜你今天最多等个20分钟。
但绝大多数情况是,“要等40分钟(1个小时),不能等的就走”。
正确且标准的开场应该是这样:老板娘,要×个需要等多久阿?
汉堡皇后在仁寿里近四条巷一个路口,看到门口有一群人排排坐就是了。
支个棚子,一张桌,一罐气,两个炉,几张凳子放门口供客人等待,也算一种极简风。
见门口稀坐着几人,一大哥抢我前头高声一喊:“老板,来10个!”“等吧”,老板娘向外努努嘴,“那老头带着姑娘1点半就来了”,旁边食客相视一笑。
排队的人虽不多,但每个人都是4个6个地买,等上40分钟1个小时常有,“等下过来拿”不行,人不能走。而老板娘练就的出口成段的本领,让漫长的等待都罩上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老板娘等多久啊” “等好~久”
“拍了不要发朋友圈,不然都要带,做要做累死咾”
“味道怎么样”“蛮好的”“把蛮字去掉”
“前两天怎么没开门”“那不是很正常嘛,打麻将没时间”“今天怎么开了”“打麻将输了”……
闻着汉堡香,听老板娘操着一口南京话和堡友们聊天,不时被逗笑,氛围实在奇妙。
见我们在拍照,旁边有人调侃:“把老板娘拍好看点啊。”“本来就好看啊!”人群中又是一阵爆笑,把路过的人也吓了一跳。
别看老板娘嘴上忙着跟食客侃大山,手里动作丝毫不含糊。
刷油,滋地打个鸡蛋,放肉,撒上孜然、辣椒粉和芝麻。
另一个口倒入面糊,把鸡蛋和肉翻起来盖上去,胖嘟嘟的鸡蛋汉堡开始金黄灿灿,换到另一个炉子给老板二加工。
动作一气呵成,油香,滋响,手扬粉落,食材的形态变换,交叠成一场循环不歇的盛大表演。
这边长发齐肩的老板,沉默微敛,莫名有股江湖气,翻面,抹油,再翻面,直至两面焦黄、煎透煎脆。
一个放料,一个煎烤,夫妻俩搭档无缝连接,默契无间,每一锅的火候都自在心中。
老板娘记性也特别好,谁先来,要几个,微辣重辣,一点不差。轮到谁了,先做好一个套了袋子递过来让你边吃边等,前面一女孩一口气连吃了3个,馋skr人!
“你们要做一个先吃吗?”“要要要”,我和摄影师点头如捣蒜。
拿到手超级烫,咬下去嘎吱一声脆香,热气呼地溢出,面糊那面薄薄一层有着如蛋卷般酥脆口感,在齿间窸窣起舞,难怪老板娘一直自豪“煎这种脆脆的底我老公拿手的”。
另一面鸡蛋软弹滑嫩,中间的肉糜鲜嫩微辣,孜然辣椒粉混合着肉汁在舌尖炸裂时的幸福感无法言喻,蛋肉的软嫩与面壳的酥脆口感交织,焦而嫩,油而不腻只觉香。
烫呼呼地吃完整个人都暖和了,咂嘴回味,只买一个,绝对后悔。
神奇的是,带回去第二天微波炉一打,还是很q很香。
“老板,3个微辣,3个原味。”
“不辣的只给小朋友做,不能吃辣就不要吃,不放辣,我不卖!”
话是这么说,但老板娘diss归diss,磨一下还是会给你做,但是你不吃辣必须有个合理理由。
那人吃了一个微辣的,瞬间改口“剩下的都要辣”,怎奈老板娘无影手早已出动,堡局已定,“都说了微辣的好吃,这次辣椒也进的好”。
对于自家的鸡蛋汉堡,老板娘的固执绝不仅于此。
肉要梅条肉,纯瘦肉,每天一早买回来现剁,打得细弹而不散,一滴生水不加,全用麻油和,保其香和嫩。
油必须是菜籽油,吃起来才香气四溢。孜然粉都是粉质很细的那种。
堡体没有过分地厚实饱满,老板娘不屑以面充数,面太厚,吃起来则软而黏腻,入口没有满是鸡蛋的嫩和肉的香的感觉。
而汉堡底壳酥脆的口感,则归功于老板不厌其烦地两面煎烤,这也是拿回家冷了吃也Q弹的原因。
“我要做小吃,就要做到最好”,鸡蛋汉堡在东北很寻常,叫蛋堡,手艺并不复杂,但如何能做到口味最佳,夫妻俩琢磨改良过无数遍,自认已到极致。
所以你和老板娘怎么开玩笑她都不会生气,但不能diss她家的汉堡,不然就彻底翻脸。
由于夫妻俩都是南京人,说一口地道南京话,加上老板娘的直爽+些许傲娇,很多人难免会觉得不适应。
“老板像伍佰,老板娘很摆”,是大多数人对他们的初印象。
其实老板娘是典型的外冷内热,不是脾气不好,是心直口快+嗓门大,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讨好顾客,但很多细节都挺窝心的,待人很不错。
“买一个鸡蛋汉堡”,小朋友一放学跑过来见奶奶还没排到,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汉堡炉子。
“不行哎,那个大哥哥1点半来的还没走哦”,紧接着老板娘话锋一转,“小伙子,还能让一个给小朋友哦”。
小朋友如愿以偿拿到汉堡,“刚出炉的,烫,你小兔崽子先别吃,回家再吃”。
老板娘要是问你有没有小朋友吃,意思就是要不要辣,不吃辣的会在袋子上打个结做记号,“不能扎阿,不然软了不好吃了”。
不过排队时我注意到有人插队的现象,旁边人解释道“他是会员”,原来汉堡皇后家有会员制,会员可以插队,但只有买了15年以上才是会员。
这堵曾经的会员墙,不知被石灰水刷过多少次,如今字迹几不可辨,但看着,有种很原始的互相信任感。
其实能在这里等汉堡的人,10个有8个都是老客,对他们来说,吃上汉堡皇后家的鸡蛋汉堡,是日常生活中最幸福的事之一。
最早的时候一个也就个把块钱,吃完到前面韩老太来一杯鲜榨甘蔗汁,身心通畅!
上幼儿园时就开始吃的人,现在买给他们孩子吃,而在五老村小学上过学的孩子,都有一处记忆是属于汉堡皇后的,金黄而热气腾腾。
曾经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姨,女儿从小吃这个长大,后来一家人去了上海,女儿也不时要回来吃,这次她特地回来多买点带回去给女儿吃。
这么多年过去,胖胖的老板娘变得快和老板一样瘦,老板说话也多了些,老板娘呛顾客的时候会时不时提醒,尽管用处不大,而老板娘自诩为皇后,一是体现鸡蛋汉堡南京最好,也是被老板“惯”出的傲娇。
最热的季节不开门,俩人出去旅游,日本、泰国、台湾……旅途经历也时长挂在嘴边,而当初创业的种种历经,则提得云淡风轻。
那么问题来了,9元一只鸡蛋汉堡,排队1小时吃完2分钟,值不值?
很多人觉得,鸡蛋汉堡差不多都一个味,排1个小时的队,真是头脑不好,实不相瞒,去之前我也很犹豫。
但是,当你咔嗞一声咬下去吃到口——不负执着。这执着是我们的,也是店家的,店家用数十年的执着换来吃货的执着,出于对美食的尊重,这时间,值得。
况且排队也不无聊,听了1小时的单口相声,收获的不仅是美食,还有市井的小欢乐,谁说治愈只有温柔。
“都是你的错潇洒也是错~汉堡好不好吃啊”,我们临走时,老板娘突然字正腔圆一句普通话,又惹得众人一番哄笑。
1.《汉堡皇后,南京人的“皇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汉堡皇后,南京人的“皇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19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