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0《坦克世界》中D系5级自行火炮“蟋蟀”
如果你是《坦克世界》的玩家,你一定对“自行火炮”这辆车很熟悉。不管是以前的“卫星制导”261工程还是“核弹传说”T92,他们都给选手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然而在火炮AP回收后,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居然是D系的GwE自行火炮,只能说风水轮流转。在通往GwE自行火炮的路上,有这么一台被称为“蟋蟀”的5级小火炮,它可以说是二战德军装备序列中,最具性价比的一款自行火炮了。
▲装备sIG 33/1型榴弹炮的“野牛”I轰击大楼
“蟋蟀”上面这门又短又粗的主炮,大家想必并不陌生,“野牛”I和“野牛”II上安装的都是它,它的大名叫做sIG 33/1型150毫米口径榴弹炮,sIG是德语“schweres Infanterie Geschütz”,意为“重型步兵炮”。这门炮出自莱茵金属公司之手,于1927-1933年间设计,并在1936-1945年间装备德国军队。
▲sIG 33/1型150毫米口径榴弹炮,炮口插着“Stielgranate 42”
sIG 33/1型150毫米口径榴弹炮的I Gr 33高爆弹弹头重达38公斤,内装8.3公斤炸药,KV-2的152毫米53-OF-530型高爆弹装药也才不过5.83公斤!德国人还“丧心病狂”的为sIG 33/1型榴弹炮开发了一种名为“Stielgranate 42”的超口径弹药,这种炮弹重达90公斤,内装54公斤炸药,是专门用来对付混凝土工事的。
▲Sd.K sIG 33/2M型自行火炮彩绘
在1942年3月6日的一次会议上,来自布拉格VMM工厂的代表提议,除了在38(t)坦克底盘(ČKD LT vz. 38轻型坦克,捷克原产)上开发自行反坦克炮之外,还可以开发自行火炮,这就是“蟋蟀”的起源。其实“蟋蟀”自行火炮有两种不同的型号,早期型号H型的战斗室在车体中央,稍晚一点的M型战斗室在车体尾部。
▲Sd.KH型自行火炮照片
不过它们都是基于38(t)坦克底盘,因此都被称为“蟋蟀”。只能从它们的编号和外形上区分,游戏里选择了M型建模。1943年2月首台“蟋蟀”走下生产线,正式开始在德军中服役。
▲“蟋蟀”弹药车
“蟋蟀”自行火炮还有一种专属的150毫米口径弹药运输车,其实就是把主炮拆掉的自行火炮,“野蜂”自行火炮也有这样的专属运输车。“蟋蟀”车体上安装了150毫米口径火炮后,车内剩余空间只能存放15发炮弹,打起仗来根本不够用。平时这些运输车会携带弹药跟随炮兵部队行军,进入射击阵地后会为自行火炮们补充弹药。这种弹药车的正式名字是Munitionspanzer 38(t) (Sf) Ausf. K,一共生产了102台,它们可是重要的后勤力量。
▲“蟋蟀”的车尾照片,可以看到排气管
由于底盘是38(t)坦克的,因此“蟋蟀”一定程度上保留了38(t)坦克的机动性。“蟋蟀”的战斗全重为11.5吨,发动机仍然是38(t)坦克上使用的普拉加AC六缸汽油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40马力,可以驱动战车达到35千米/时的最大速度,190公里的最大续航力也足以跟随装甲部队行进。
▲车体上挂了伪装的“蟋蟀”
“蟋蟀”们通常在装甲掷弹兵团中的重型步兵炮连里服役,当装甲掷弹兵们跟随坦克发起进攻时,“蟋蟀”们会同时开火压制敌军。国防军对这些火炮们爱护有加,因为它们的炮击效率非常之高,无论是东线还是西线都有“蟋蟀”们的身影。它们在战斗中不断证明自己,但也遭受了相当高的损失。
▲美国阿伯丁武器试验场露天摆放的“蟋蟀”
1945年3月的一次统计表明,目前在德军手中可用的“蟋蟀”自行火炮不超过173台(包括弹药运输车)。到了4月份,只有国防军第25师还保有7台“蟋蟀”,第18和20师各自保有3台。战后捷克斯洛伐克军队还保留了一些“蟋蟀”,但它们很快就都被苏式自行火炮取代了,目前世界上只有1台“蟋蟀”得以留存,摆放在了美国阿伯丁武器试验场。
1.《关于坦克世界自行火炮我想说战车溯源:德军手中最实惠的自行火炮 竟有捷克血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坦克世界自行火炮我想说战车溯源:德军手中最实惠的自行火炮 竟有捷克血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18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