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对日本文化略知一二的朋友们一定会对日本火枪(或火枪)印象深刻。

譬如2019年上市的著名的动作冒险类游戏《只狼:影逝二度》当中的苇名七本枪这一BOSS就是使用大枪的强者,并给玩家造成了不小的困扰。那么,日本为什么那么喜欢大身枪呢?

▲苇名七本枪山内式部利胜

从应仁之乱开始,日本步兵常用的薙刀被又被称作鑓的枪取代,但“鑓”一般指骑兵所用的短枪,步兵所用的长枪称作“长鑓”。长鑓,其从头到尾的总长度一般为两间半到三间,如战国时上杉氏用两间半的长枪,武田氏用三间长枪。一间为1.6米,因此战国时代最常见的三间枪长达4.8米。但织田氏所用的长枪最长,达到三间半(5.6米)。有意思的是,在日本的长枪战斗过程中,常常出现拍击这个动作。有说法认为日本长枪大多是竹制,不适合捅刺,只好拍击,是不是这样呢?

▲长枪对战的日本足轻

实际上,如果是合格的日本长枪,对于枪柄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最好的长枪枪柄是复合结构,以橡木一类的硬木为芯,外面包裹竹片,枪柄涂漆防水。次一等的,纯硬木杆也实战性不错。但实际上日本战国时代的战争基本都采取的搜尽男丁的征发方式,大部分足轻是缺乏训练的农兵,领主的财力也不可能给所有足轻配备合格的长枪,确实必然有很一部分不得不使用粗糙的竹枪或藤枪。

但这并非日本长枪常常拍击的的惟一原因,还有一点,在于日本长枪一般使用铤装而非銎装(套筒式)。一般来说,铤装适合劈砍类长杆兵器,方便安装扁杆,容易掌握刃筋;而銎装适合突刺类长柄武器,一般都是正圆形套筒,装圆杆。这是因为日本长枪是由长刀演化而来的,所以重视劈砍效果。这也与古代日本的披甲率低,盔甲防护力不足有关系,因此长枪不是很强调破甲效果。反观东方的铍和铩,在汉末三国时期就被淘汰了。

▲汉代存留下来的的铍首

铤装的日本长枪一般拥有较长的刃,日本三大名枪之一的御手杵,刃长甚至达到135cm。

因此,拍击和劈砍,在日本枪术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动作,拍击的重要作用,在于打断对方的突刺动作,甚至打掉或砍断敌人的长枪。战国晚期的日本足轻极少组成3排以上的纵深,这是因为拍击和劈砍都需要一定的发挥空间,过于密集的方阵显然会限制其灵活性。

▲斋藤道三,绰号美浓蝮蛇

日本战国后期足轻这种不断拍打劈砍刺击结合,然后调整队形,如同被子一样包裹敌人的战法,被称作枪衾战术。在这一战术的发展过程中,织田信长的岳父斋藤道三起到了很大创建作用。至于你问笔者枪衾战术到底实战上如何——感觉无论是壬辰战争中与明军对决,或者山田长政带着日本浪人在暹罗揍缅甸人,偶尔的几次胜利都是靠武士们。

真要说的话,外战表现上,日本足轻对李氏朝鲜披甲率大成问题的官军和义军的表现还不错吧。由此而言,枪衾战术算是一种将训练度比较低的士兵发挥出相对较高性价比的战术,但是如果对上披甲率较高的对手恐怕就只有捉鸡了。说完足轻枪,我们再来说说武士枪。日本武士用的长枪一般比足轻短很多,最长的二间枪也只有3.6米,但刃却更长,更重视格斗能力。开头我们提到的苇名七本枪,使用的显然是武士枪。

▲我们看《只狼》的游戏截图,苇名七本枪使用的长枪,看起来非常像宝藏院流的十文字枪

▲战国无双中使用十文字枪的真田幸村

▲宝藏院胤舜的十文字枪

日本最成型的枪术,就是宝藏院流的十文字枪术,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枪术注重劈砍,格挡的特点,而不像中国枪术以轻捷灵巧取胜。中国枪术讲究“枪头不过两”,枪尖飞舞如同梨花飞雪,号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而日本枪术则是典型的豪勇武士打法,大开大合,两者可谓各有优劣。从《只狼》在内的日本各种ACG文化作品和日本影视剧当中我们也能有所感受。不过日本大枪最大的问题,还是我们之前就讲过的破甲问题。实际上,小枪头的梨花枪并不适合破甲。《唐伯虎点秋香》里头唐伯虎用小枪头扎夺命书生,枪头被斩断了,结果唐伯虎用没有枪头的枪扎死了夺命书生。

这虽然是周星驰电影的搞笑手法,不过小枪头的穿刺能力确实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好,优势在于灵活。真正破甲能力强的长枪,其例子譬如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所用的线枪,又称“透甲枪”,其刃长达42cm。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其刃极窄,因此可透甲而入。而日本大枪刃不但长,而且一般还较宽,这就适于格斗而不适合破甲。这也是古代日本披甲率低,盔甲粗陋的环境导致的。

1.《关于只狼七本枪我想说中国讲究“枪头不过两”,为何日本独爱大枪?这得从枪衾战术说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只狼七本枪我想说中国讲究“枪头不过两”,为何日本独爱大枪?这得从枪衾战术说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17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