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硬核3A平台也组装差不多两个月了,装机部分可以跳到这里。平时用它工作最多的是话剧、视频编辑等。但是每到年末,游戏就会大量登场。这时表弟最喜欢回家看游戏。不知道小时候有没有经历过,暗中观察可能比自己更有趣。就像现在人们喜欢看直播一样的道理,想要那样的东西
表弟回家的时候看到他在玩《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这个3A主机正在疯狂输出。因此,他急忙表示,出口结束后,他还将跟随COD15。又在和我开玩笑。小朋友年轻的反应比我快得多,整个下午都糊里糊涂地混在一起。(莎士比亚)。
全球服三大区域
在送走表弟那一刻,他说了一句:“老哥,这台电脑打游戏真系劲到爆“后来妹子回家的时候,不知道为何硬核的求生欲变得特别强,马上拱手相让机器(其实是大屏幕,色彩好看剧什么的会舒服点),心里就想,看那小子玩得那么6,估计性能也不会差吧,于是有了一个决定,平时还是用Intel 8700K平台多,无论是测试还是干活,所以决定全方位用3A平台体验一下COD15这款大作,看一下能否胜任。
体验前的准备
硬核的选择是手动超频2600不带X,平时干活BIOS是默认的,上次已经验证过,无论是怎么一颗雷U,加点电压4Ghz锁频是妥妥当当的,为什么打游戏要超频?简单来说相对高的频率也是稳定运行的条件之一,其次就是CPU核心数量足够,如今四核玩画质较好的3A大作大多会出现瓶颈,这颗Ryzen 5 2600六核也是很普及大众的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存储类的配件最近渠道正常多了,供应产量更足,价格自然下来了,这台主机只有一条8GB DDR4 3200内存,打算双十一的时候再搞一条,在此之前,刚好趁着这次机会验证一下8GB容量在玩游戏是否特别瓶颈?
整体配置如上,名副其实的3A平台,CPU方面没什么好说的,锐龙2代从各大媒体测试结果来看,游戏成绩是有所进步的,关键是核心线程数量在同价位上,是会有一定优势的。硬核觉得选择AMD RYZEN是一个相对折中全能的方案,并且价格会更实惠,真正新架构的显卡,估计还得等明年这个时候呢。另外这款RX 580 8GB 黑狼版选择手动降低了一些频率,以便获得更低的运行温度同时帧数又满意。
简单跑一下3DMark,看下整体成绩,再运行游戏是我的习惯,Fire Strike总分12611,显卡分数14949,CPU物理分数17733,Fire Strike Extreme总分6260,显卡分数6600,CPU物理分数17756,估计没错的话,这套Ryzen 5 2600 OC 4GHz+RX 588整体成绩会接近i5-8400+GTX 1066的组合。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有三个在线模式,其实按照动视的实力,再看普遍代购的游戏价格,一百多元一个模式还算是实惠了,毕竟外面吃个饭都要这个数目,何况这个是肥宅的最爱呢,你可以长期去享受对吧。
装完最新的Adrenalin Edition 18.10.2 Optional驱动之后,根据我之前在8700K平台上的游玩经验,1080P分辨率所有画质选项开到最高,对于这套3A平台压力应该也不大,毕竟COD15优化摆在面前,还是个不偏科的产品,什么中端甜品平台根本就是个福利来的。
游戏实际运行情况
多人模式地图规模较小,玩家相对会比较集中,并且不同角色会有不同的技能,带有各种断肢和血腥效果,场面看起来会比较激烈。
不过硬核表示一开始玩还比较耐耍,到了后面解锁更多技能、武器和配件以后,卡一下点手不抖稳住控枪,KDA很快就上去了,这种模式最终的归宿可能还算属于真粉丝。
体验了两三个地图,回头看一下这套主机的运行情况,首先作为主力渲染的RX 588是经过我一手降频的,固定在1335MHz,可以看到温度一直没有超过70℃,CPU整体占用率方面徘徊在30%到40%多,从来是没有超过50%,频率一直稳定在4GHz,另外Ryzen 5 2600十二条线程也吃得满且不低,单看截图帧率最高有104fps(室内环境),其余两个爆炸和室外场景都有90fps+,帧数相对较高,2K分辨率应该能够60fps。
僵尸模式,至COD5创造以来一直延续有的特色,融入了多人合作的方式,某种程度类似于求生之路的感觉,地图规模不算太大,但会有一定的纵深感,而不是多人模式那种单纯的平面,丑陋的僵尸被各种枪械所断肢爆头,个人就觉得这种模式是黑化版本的COD,用来宣泄玩家情绪的,就是过一段时间,有可能被遗弃匹配不了人其他玩家。
由于画面渲染程度和多人模式是差不多的,实则硬件运行情况差不多,僵尸AI单位较多玩家4个人为上限,但CPU占用率也是低于50%,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状态,因为其他玩家的后台可能就没有硬核的干净了(玩游戏默认清空后台),通常会挂载360安全卫士、各种浏览器和聊天软件等。实际最低帧数方面,会相比多人模式低一丢丢,影响不大轻松胜任。
至于最后一个模式——黑色战域(吃鸡),按照硬核的理解来看,就是一个吃鸡模式的大壳子外表,里面装载着却是COD传统模式的核心,外加一点僵尸模式的元素,所以个人觉得是匹年度黑马也是不为过之,特别是上手难度其实是比绝地求生更低一些的,如果你习惯第一人称的话,因为游戏比较节奏较快,许多机制都被简化了,竞技性也足够强
黑色战域的地图是比较大的,可以称得上是沙盒地图规模了,但其实仔细观察的话,材质和建模的细节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两个模式,当然某些细节会比较雷同,比如说房屋、植被草地,不过因为玩家数量较多,CPU占用率相对会高一些,一般情况都在50%以上,Ryzen 5 2600还算坚挺应付的。显卡运行情况类似于其他两个模式,另外8GB容量内存也是足够运行,只不过是比较吃紧一点罢了,帧数波动范围较为理想,基本都是在70fps以上。
总结
经历过这次3A平台游玩以后,会发现对于优化好一些的游戏,像COD15本身是毫无压力的,画面细节也给力(可能就是画风不符合大多数国人审美吧),另外现在是六核CPU越来越成为入门级别的游戏门槛了,显卡也要中端会比较吃香,特别是这种玩家数量又多,地图又是沙盒规模的游戏,真不敢想象战地5的吃鸡模式是如何的?期待一下吧。
1.《为3A平台狂欢,Ryzen 5 2600+RX 588实战《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为3A平台狂欢,Ryzen 5 2600+RX 588实战《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171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