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BrainNews一起做有意义的事。
众筹|一年,100篇,一起总结一下抑郁症研究的进展吧。
免费分给所有人
第042期
1、题目:抑郁症患者的外周细胞因子水平和抗抑郁药治疗反应。
译者:Lenore
预测抗抑郁药疗法的反应已成为重型抑郁症(MDD)临床上的挑战。
根据抑郁症的炎症假说,细胞因子在MD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外周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也与抗抑郁药疗效有相关。本meta分析旨在检查基线外周细胞因子水平与抗抑郁药治疗反应之间的关联,并评估MDD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是否与抗抑郁药治疗反应相关。
本研究系统性检索了自建立至2018年10月在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这几个数据库中于同行评议期刊上以所有语言发表的人类研究。结果:对抗抑郁药有良好反应的MDD患者基线IL-8水平低于无反应者(Hedge's g=-0.28; 95%CI: -0.43至-0.13; P=0.0003; FDR=0.004)。抗抑郁药疗法仅在有反应患者中显着降低了TNF-α水平(Hedge's g=0.60; 95%CI: 0.26-0.94; P=0.0006; FDR=0.004)。有反应患者与无反应患者相比之下TNF-α水平降低得更多(P=0.046)。
结论:本研究的发现表明,外周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与MDD中抗抑郁药治疗的结果有关。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究以阐明产生此种异质性的原因,并可以同时探查使用炎症细胞因子作为药物治疗MDD的新预测标志物的潜力。
关键字:抗抑郁药; meta分析; 细胞因子; IL-8; TNF-α.
测量对抗抑郁药有反应患者和无反应患者基线外周细胞因子研究的主要meta分析
参考文献:Liu, Wei, Strawbridge, Bao, Chang, Shi, Que, Gadad, Trivedi, Kelsoe, Lu (2019) Peripheral cytokine levels and response to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in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Molecular psychiatry. doi: dx.doi.org
2,标题:中国中老年人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的前瞻性关联
译者:Sheena
目的:在45岁及以上的中国成年人中,检查临床相关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和认知能力下降率的前瞻性关联。
方法:数据来自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为期4年。根据中文版的10个项目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10),将临床相关的抑郁症状定义为CESD-10得分≥10分。在情节记忆、心理状态和整体认知三个方面对认知功能进行了测量。使用线性混合模型评估临床相关的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
结果:分析共纳入7335名参与者(男性占50.10%;平均年龄:57.47)。具有临床相关抑郁症状的参与者表现出较差的情景记忆(β= -0.35; 95%CI:-0.41,-0.29)、精神状态(β= -0.48; 95%CI:-0.57,-0.39)和整体认知能力( 在随访期间,β= -0.82;95%CI:-0.94,-0.70)。与同行相比,情节记忆、精神状态和整体认知的下降率分别提高了0.04(β= 0.04; 95%CI:0.02、0.06),0.06(β= 0.06; 95%CI:0.02、0.09)和0.11 患有临床相关抑郁症状的参与者每年(β= 0.11; 95%CI:0.06,0.15)单位。
局限性:一个主要的限制是临床相关的抑郁症状是通过筛查工具进行评估的,且随访时间很短。
结论:临床相关的更严重的抑郁症状与中国中老年人的情景记忆、心理状态和整体认知能力较差,认知功能较差,认知下降较快。
关键字:抑郁症状;认知功能;情景记忆;心理状态
临床相关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与CHARLS中后续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CHARLS,《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I,置信区间)
参考文献:Xue Yang, An Pan, Jessica Gong, Ying Wen, Yi Ye, Jason HY Wu, Xiong-Fei Pan, Chun-Xia Yang,Prospective associations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adult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19
3,标题:mGlu2和mGlu3负变构调制器间接增强了丘脑皮层的传导,具有快速的抗抑郁作用
译者:He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2 (mGlu2)和3 (mGlu3)的非选择性拮抗剂通过增强前额叶皮层(PFC)谷氨酸的传递,发挥快速的抗抑郁作用;然而,受体亚型的贡献和潜在的机制仍不清楚。本项研究中,我们利用新开发的负变构调制器(NAMs)、转基因小鼠和病毒辅助光遗传学来验证在临床前模型中,选择性抑制mGlu2或mGlu3增强PFC兴奋性传递和产生抗抑郁作用的假设。我们发现,mGlu2或mGlu 3 NAM系统处理可快速激活具有独特生物生理学特征的PFC锥体细胞群。
机制研究表明,mGlu2和mGlu3 NAMs通过突触前和突触后机制上不同的作用,增强了丘脑皮层的传递,抑制了长期的抑郁。与这些作用相一致的是,在两个独立的慢性压力模型中,使用NAM系统治疗可降低被动反应以及逆转快感缺乏,表明mGlu2和mGlu3 NAMs均可通过相关但不同的作用机制产生抗抑郁作用。
关键字:青少年;睡眠异常
mGLu2和mGlu3的选择性抑制增强了丘脑皮层的传输,并在多个模型中具有抗抑郁作用。
参考文献:Joffe et al., mGlu2 and mGlu3 Nega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s Divergently Enhance Thalamocortical Transmission and Exert Rapid Antidepressant-like Effects, Neuron (2019),
4,标题:色氨酸代谢物浓度在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患者前后的变化
译者:Navy
色氨酸和犬尿氨酸途径(KP)代谢产物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有关。作者旨在研究这两个代谢产物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n = 94)和与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n = 57),以及接受电休克治疗(ECT)后的抑郁症患者血浆中的含量,并将ECT治疗方式和异质精神病理学作为协变量。本研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评估量表(HAM-D24)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色氨酸(TRP)和犬尿氨酸(KYN)代谢产物 [邻氨基苯甲酸(AA),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3HAA),吡啶甲酸(PA),犬尿酸(KYNA)和黄嘌呤烯酸(XA)]的浓度,以及KYNA/KYN和KYNA /喹啉酸(QUIN)比值在抑郁症患者中更低。在所有组中,患者接受ECT后KP代谢产物水平或与情绪等级的相关性均无显著变化。然而,在单相抑郁症患者亚组中,情绪评分的提升与KYN,3-羟基犬尿氨酸(3HK),3HAA,QUIN和KYN / TRP升高相关。此外,在接受ECT的人中,基线KYN,3HK和QUIN与基线HAM-D24得分相关,并且ECT后3HK和3HAA浓度的变化与情绪改善相关。与ECT前的含量相比,在3个月随访组(n = 19)中,KYN,KYNA,AA,3HK,XA,PA和QUIN的含量增加。总体而言,本研究的结果表明ECT可以动员KP,在单相抑郁症患者中,所选的代谢物与治疗反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关键字:抑郁症;电休克疗法;犬尿氨酸途径;单相抑郁;非精神性的
参考文献:Karen M. Ryan, et al., Tryptophan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s in depressed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5,标题:1998-2015年美国抑郁症门诊治疗患者的治疗和支出趋势
译者:UTCS
背景:经过1987年至1997年的显著增加之后,1998年至2007年美国抑郁症治疗的趋势略有增加。然而,自2007年以来,实施的扩大精神健康保险范围的多项政策变化,可能再次改变了抑郁症治疗的变化趋势。
目标:回顾1998年至2015年(特别是2007年至2015年),全国(美国)的抑郁症门诊治疗趋势。
设计, 设置, 和被试:这项对美国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医疗服务和支出的分析,评估分析了1998年(n=22953)、2007年(n=29370)和2015年(n=33893),医疗支出小组调查(MEPSs)获得的数据。被试包括参加全国代表性调查的被调查家庭。数据分析时间为2018年6月15日至12月18日。
主要结果和测量:抑郁症门诊和药物治疗的发生率;门诊就诊,心理治疗就诊和处方的数量;和支出。
结果:这项分析包括了来自1998年、2007年和2015年MEPSs的86216人。被调查者的平均(SD)年龄为37.2(22.7)岁;45 086(52.3%)为女性,24 312(28.2%)为西班牙裔,15 463(17.9%)为黑人,62 926(72.9%)为白人。
抑郁症的门诊治疗率从1998年的每100人中有2.36人就诊(95%置信区间,2.12-2.61),上升到2015年的每100人中有3.47人就诊(95%置信区间,3.16-3.79)。接受抑郁症心理治疗的被调查者比例,从1998年的53.7%(95%置信区间,48.3%-59.1%)下降到2007年的43.2%(95%置信区间,39.0%-47.4%),随后又在2015年上升到50.4%(95%置信区间,46.0%-54.9%),而接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被调查者比例,1998年稳定在81.9%(95%置信区间,77.9%-85.9%),2007年为82.4%(95%置信区间,79.3%-85.4%),2015年为80.8%(95%可信区间,77.9%-83.7%)。
使用2015年通货膨胀调整后的美元,这些患者的处方支出,从1998年的每年848美元(95%置信区间,713-984美元),下降到2015年的每年603美元(95%置信区间,484-722美元),而平均处方数量,从1998年的7.64(95%置信区间,6.61-8.67),下降到2015年的7.03(95%置信区间,6.51-7.56)。全国(美国)抑郁症门诊治疗费用,从1997年的1243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555.4万美元,然后到2015年增加到了1740.4万美元,这一增长趋势与全国抑郁症门诊费用增长放缓的趋势是一致的。这些支出中,来自个人自付(无保险)的支出比例,从1998年的32%下降到2007年的29%,然后再下降到2015年的20%。这一下降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与医疗补助覆盖范围的增加有关,因为1998年、2007年和2015年这一支出所占比例分别为19%、15%和36%。
结论和相关:最近国家增加抑郁症保险范围的政策变化,可能与未保险支出的负担的减少和抑郁症门诊治疗的普遍率和总体开支的适度增加有关。低于预期的治疗率表明,个体在接受抑郁症治疗方面,仍然面临巨大的障碍。
关键字:抑郁症;门诊治疗;保险;支出
抑郁症患者门诊治疗的使用和费用趋势
抑郁症治疗总估计支出趋势
抑郁症治疗的支付来源
参考文献:Hockenberry J M, Joski P, Yarbrough C, et al. Trends in treatment and spending for patients receiving outpatient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8-2015[J]. JAMA psychiatry, 2019.
校对/排版:Simon/小时 (brainnews编辑部)
前文阅读
1,041期抑郁症研究简报|氯胺酮与急性自杀欲望
2,040期抑郁症简报|大脑网络连接是预测重度抑郁症缓解的生物标志物
1.《3hk看这里!抑郁症患者外周细胞因子水平与抗抑郁药疗法反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3hk看这里!抑郁症患者外周细胞因子水平与抗抑郁药疗法反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16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