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二战中德国的坦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虎式重型坦克、黑豹中型坦克、虎王重型坦克等德美坦克明星

不过相比于这些耀眼的明星,德国装甲部队真正的中坚力量其实还是名声不显的四号坦克。作为一款在战前开发的坦克,四号坦克在作为德军的一员参与了德国在二战中的所有战役。那么四号坦克,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一、为了支援步兵而生的坦克

1935 年,得到了希特勒的首肯的古德里安,开始将他的“装甲部队构想”具体化。其核心是研制两种基本型的战斗坦克。第一种车型装一门高初速反坦克炮,并有机枪火力,定型后称为三号战斗坦克。而第二种车型为支援车辆,装一门大口径火炮,能发射杀伤爆破弹,定型后称为 4 型战 斗坦克。为掩人耳目,在研制过程中,第一种车型称为“排指挥车”(ZW)或“中型拖拉机”(Versuchkraftfahrzeug 619,Mittlerer Traktor),第二种车型称为“营指挥车”(BW)。

在古德里安的眼里,这种支援坦克,应该是用来支援步兵的,用以突破敌军的防线,并能摧毁对方的火力点。而预计里的75毫米短倍径火炮,无论是对付坦克,还是对付野战工事。在纸面上应该都是足够的。所以无论是古德里安,还是德国陆军总部,都对这种支援坦克的构想十分满意。

1935 年间,希特勒命令克虏伯以及莱茵金属公司和MAN公司,开发这种新型坦克。开发要求是,支援坦克全重为 18-24吨、最高时速为每小时35功力,并且要安装一门75毫米24倍径火炮。各公司都加紧制造自己的样车,并于1935 年至 1936 年间进行了测试。

不过最终表现良好的,还是克虏伯的样车。鉴于克虏伯的成功,这份大单最后还是落在了克虏伯的头上。当然,德国军方也要求克虏吸收其他公司样车的优越之处,毕竟其它公司也有一些可取之处。

最终诞生的就是四号中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IV),目的仍旧是作为以支援坦克来伴随步兵作战。不过四号坦克的火力在当时堪称上佳,毕竟75毫米火炮发射的高爆弹足以杀伤步兵和摧毁野战工事。而防护力上,车身正面装甲和炮塔正面均为厚度30毫米,这个厚度在当年可以让那些34毫米或是40毫米反坦克炮无能为力。

而在机动性上,其采用的迈巴赫公司的12汽缸HL120 TRM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能够提供320匹马力的澎湃动力。再加上其采用板簧平衡式悬挂,和车体每侧 8 个负重轮,以及板宽 360毫米的履带。四号坦克可以完成其纸面要求的机动性,甚至可以做得更好。毫不客气的说,在四号坦克刚诞生的时候,它就是当时最好的中型坦克。

二、四号坦克的实战表现

不过四号坦克作为支援坦克的定位,并没有持续多久。虽然在1935年定型到1939正式批量生产花费了数年时间,但是成熟的三号坦克产量一直不是很足够。所以原定为步兵支援坦克的四号坦克,立刻丢掉了它作为支援坦克的工作,而是转为投入正面作战任务。

虽然说75毫米24倍径火炮的反坦克能力不足。不过考虑在那个时候少有坦克的装甲厚度能够超过30毫米,所以四号坦克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作战任务。

在这个阶段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一起,成为德军装甲力量的中流砥柱,无论是面对工事还是坦克,二者都能将其摧毁。不过总的来说,反坦克任务上,此时还是三号坦克更为优越一些,因为其装备的50毫米长倍径反坦克炮能够有效的击穿当时的主流坦克。而相对之下,四号坦克在反坦克任务上就有些不尽人意,毕竟短倍径火炮还能指望什么呢?

但总的来说,在1939年-1940年的诸多战役里,四号坦克也都表现出色。只不过一个很小的细节被德国的将军们所忽视,那就是在法国战役中,无论是三号坦克还是四号坦克,在面对英法的坦克时,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完全无法有效伤害B1重型坦克和玛蒂尔达Ⅱ型坦克。不过这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因为法国战役而被德国陆军忽视。

尽管说希特勒一再表示,需要加强四号坦克的产量,并且换装长倍径主炮,加强反坦克能力。但很不幸的是,德国将军们拒绝相信,未来他们会在战场上遭遇敌人的顽强抵抗。他们坚信,尤其是古德里安坚信,在波兰和法国的战役中,坦克穿插并合围敌人后,敌人就会崩溃。以前没有遇到敌人进行抵抗,现在也不会有,未来更不会有。

不过夜路走多了,总是会遇到鬼的。能被淹死的,也肯定是会水的。膨胀如河豚的德国将军们,很快就要为自己的自信而付出代价了。在1941年6月22日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国装甲部队在苏联白俄罗斯的格罗德诺地区首次遭遇了苏联T34中型坦克。

原本因为被上级告知苏军坦克落后,而信心满满的德国装甲兵们惊恐的发现,面对苏联的T34中型坦克,他们的坦克就和纸糊的没有区别。无论是三号坦克的50毫米长倍径火炮还是四号坦克的75毫米短倍径火炮,都不能有效对抗苏联的T34坦克。反倒是T34坦克凭借自己的76.2毫米坦克炮,将德国坦克一个一个变成了燃烧的废铁。

而更让德国装甲惊恐的是,一旦战场上出现了苏联人的KV系列重型坦克,那就根本没法与之对抗了。因为如果对手是T34坦克,那么他们还能靠T34坦克彼此因为电台的匮乏,导致配合极差,而迂回到对方侧后将其机会的话。

那么面对KV系列重型坦克,他们就是只有等死的份了。因为就算他们绕到KV系列重型坦克的侧后,也基本打不穿对方,只能祈祷战场上快点来一队斯图卡轰炸机了。

这个问题在1941年德国高歌猛进的时候到,还不是很被德国将军们注意,直到他们在莫斯科遇到了冬将军和苏军的反攻,一溃千里的时候,他们才猛然注意到这个情况。而且来自北非的报告也不甚乐观,英国人装备了安装有75毫米火炮的美制M4谢尔曼坦克,非洲军团的三号和四号坦克根本无从对抗。所以有鉴于这种恶劣的情况,德军高层开始谋划如何提升自家四号坦克的性能。毕竟三号坦克肯定是没法在炮塔上装更大的火炮了,现在能指望的就只有了四号坦克了。

三、四号坦克的升级与命运

针对己方坦克反坦克能力不足的问题,克虏伯公司开始紧急研发新型坦克。1942 年 3 月,基于四号F1型升级而来的四号F2型坦克开始生产,紧接着在 5月又开始生产G型。这两种四号坦克都开始安装新的 75mm KwK 40 L/43型火炮,已经可以和装有 76.2mm 火炮的 T34 坦克对抗。

新型长身管火炮导致了坦克全重增加以及速度减慢,不过客观的火力让这种减速得以被容忍。同时F2型和G型都采用了新设计的炮塔、主动轮和诱导轮,机枪采用了球形枪座,侧门由原来的单层改进为双层,观测设备、驾驶员观察口、前机枪座和炮塔门都加厚了装甲,并都以 400mm 宽履带替代原来的 360mm 宽履带。

如果从外观看,从短管火炮升级为长倍径火炮的四号F1型和定型生产的四号F2型差不多。不过四号F2型坦克的 75mm 火炮前部安有单节炮口制退器,后期的则改成了双节式炮口制退器。这就让它的设计精度,要优于F1型。同时F2 型对炮塔内车长和炮手的位置做了改进,对内部空间做了加大,还增加了一个辅助手柄便于装填手操作。

不过F1和F2两个型号的产量都较少,相比之下基于F2而定型生产的G型,炁产量则更高。在生产期间内G 型则生产了 1275 辆,如果包括晚期换装 75mm KwK 40 L/48 型火炮的G型,其生产总数应该是 1687 辆。而在整个1942年,德国装甲部队就完全依赖这些四号改进型,虽然在1942年已经有部分虎式重型坦克投入战场。但是它们的数量太少且故障频发,因此在战场德军的主力仍旧是这些四号改进型坦克。

而到了1943年,针对苏联装甲部队日益变得难缠,四号坦克再次迎来了改进型号——四号H型。这种H型坦克将火炮更换为了一门75mm KwK 40 L/48 型火炮,同时 H 型开始装备 5mm 厚的装甲侧裙板。可以说四号H型是 IV 号坦克系列中产量最大的,从 1943 年 4 月到 1944 年 7 月,一共制造了 3774 辆。即便是在虎式和黑豹两款坦克大量投入的1944年,四号H型坦克都未能被取代,在战场上有良好的表现。

而四号家族的最后一个型号,四号J型坦克,则是一款为了加快生产而诞生的坦克,因为1944年开始德国的情况只能用糟糕来形容了。从外表看J型和 H型差不多,但J型在排气装置以及悬挂系统上做了一些改动以易于制造,不过J型的炮台并非电动式而是手摇式。

同时晚期型的J型采用了铸造诱导轮以及钢质托带轮,且将托带轮减少到了三个。不过此时的四号J型坦克,就和德国所面临的的败局一样,在战场上再难起到什么作用了。糟糕的性能就和糟糕的战局一样,注定了会成为一款失败之作。

结语

事实上,不可否认的是四号坦克作为一款在战前开发的坦克,在战争过程中为德国装甲部队立下了巨大的功勋。即便是在虎式和黑豹坦克日渐增多的时候,四号坦克依旧在德国装甲部队有立足之地,不曾和三号坦克一样被停产。

可以说其综合性能和升级冗余,都决定了它是德国装甲部队重要的一员。而在战后的岁月里,四号坦克也被作为一种剩余物资出口给其他国家,并在多国服役,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才被彻底淘汰。这一切都足以证明,四号坦克是当之无愧的“德意志军马”。

参考文献:《坦克与装甲战车》

《二战德国坦克图鉴》

1.《驰骋战场的“钢铁战马”,德国装甲部队的中坚力量,4号重型坦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驰骋战场的“钢铁战马”,德国装甲部队的中坚力量,4号重型坦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142516.html